找到相关内容27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毁谤朋友遭报应

      谤诸同学。   【解释】   对于许多同学朋友,反而妄加的毁谤,破坏他们的名誉。   【分析】   同学和朋友,感情就跟兄弟一样的亲切;况且朋友是五伦当中的一伦,怎么可以妄加的毁谤,满肚子存的都是戈矛呢?   佛陀说:“朋友之间相处,彼此都有五种的责任要尽。第一、彼此若是作了恶事,应当要互相的规劝,禁止再作恶事。第二、彼此若是有了疾病,应当要互相的探视照顾调养医病。第三、彼此...

    了凡弘法学会

    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725224671.html
  • 四川尼众佛学院院长隆莲法师生平大事记

    师父昌圆法师圆寂。 因病回乐山家中调养。  1945年:抗日战争胜利。返回成都,住市郊石羊乡飞龙桥草庐,在近慈寺听能海法师讲经。  1947年:随能海法师去彭县太平寺,听讲《生圆次第》。  1949年: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生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11/0642416421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佛教是主张苦行的宗教吗

    认为佛教不主张苦行,认为佛教是主张苦乐中和的中道行者。当然,佛陀成佛,也是在他放弃了六年的苦行,把羸弱的身体调养复原之后(增含增上品之八)。不过我们必须明白:佛陀放弃的是盲目的苦行或是迷信的苦行,却又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255411587.html
  • 注意饮食与营养要从孕前开始

    ,俗话说:“饭后躺一躺,不长半斤也长四两”。总之,合理的饮食与营养,可使孕前妇女保持不胖不瘦的健美体格,为即将到来的妊娠奠定一个好的基础。 为了在孕前调养好身体,应该合理地调配膳食,多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20104915085.html
  • 产后需要的营养

    或热而有不同的吃法。平常身体较虚、体质冷的妇女,麻油鸡可说是产妇恢复体力的最佳调养品;但对于体质躁热,容易口肝舌躁、怕热的产妇来说,麻油鸡这类热性补品会使产妇“火气”上升,反而不利身体复原,应该少吃,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21414815435.html
  •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

    家长引导及时,会对儿童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与调养作用,切忌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,将孩子置于懵懂状态之中。经常让儿童置身于这种境地,他们的想象力会被严重地扼杀。他们遇事将不知所措,容易产生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22483915802.html
  • 释迦牟尼佛创教与传教过程

    又来到伽倻山苦行林,“日食一麻一麦”,磨砺身体,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,实行苦行,经历6年,结果徒劳无获,终于悟出苦行无益。在尼连禅河他洗去6年积垢,随后接受了牧女所献乳粥的供养,调养身体,恢复气力,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1953598.html
  • 佛教如何看待吸烟

    心无挂碍,故强调戒酒、戒五辛等。吸烟刺激气管,熏染脏腑,造成尼古丁依赖,妨害禅修,必然在戒除之列。  3佛教为了能精进修进,十分重视四大的调养,所谓借假以修真。而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,减损寿命,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0353693.html
  • 泉州法华庵

    1112年),敕封许逊为“神功妙济真君”,并赐匾额“玉隆万寿宫”。宋元净明派就以江西南昌西山万寿宫为宗坛,成为净明道的传播中心。   净明道的教义宗旨以“忠孝廉慎,调养心性为基,内炼修养为本,外行符水炼度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1858579.html
  • 借鉴佛教智慧 促进身心健康

    负担,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病率,还得在自己本土文化中找寻“灵丹妙药”才行。佛教可谓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“心理科学”,其中一些调养心理的方法,如今仍旧值得人们借鉴。 止欲知足。此为佛教根本教法。《四十二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|心灵危机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35480494.html